常有朋友問我:「Frank ! 你為什麼會手鐘這個樂器?」,其實?來話長,但是總括來說就是「上帝賜恩典、上帝給機會」。大約三十多年前,十歲時,在母會懷寧浸信會的聖誕音樂會第一次見到也聽到手鐘,當時恩師張真光牧師指揮詩班的手鐘隊演奏《平安夜》、《普世歡騰》、《天使歌唱在高天》等經典聖誕詩歌,美妙的樂音令人感動不已!當下心中向上帝禱告著,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加入這個事奉的團體一起演奏……這套在當年台灣稀有又珍貴的手鐘,是張真光牧師(時任浸信會神學院院長)協商委請當年來到台灣演出的美國音樂團隊奉獻給浸神的,每年聖誕節,教會詩班會借用浸神的手鐘,在短短的三、四週內訓練合奏,並在平安夜當天的聖誕音樂崇拜時演奏。我在國中二年級時決志信主、受洗歸信基督,並加入教會詩班,當時並不會看譜當然也不會彈琴,但是毛遂自薦地希望可以加入手鐘事奉,恩師不但讓年紀輕輕的我加入一起事奉,甚至還教我讀譜並且在之後教我彈琴;恩師教學富有愛心,雖然練習時讀譜緩慢且一再出錯,但他仍耐心指正,直至我跟上其他團員的進度,而我也在這樣的關愛當中開始了我的音樂學習與事奉之旅。

在兩、三年之後,我開始接主日崇拜的鋼琴司琴事奉,並為詩班伴奏,聖誕節期間也持續參與手鐘的事奉,而聖誕期間,恩師都會帶詩班練習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的合唱選曲,這些鋼琴伴奏對當時僅習琴兩年的我艱難無比,只好求上帝賜智慧…奇妙的事也就這樣發生,當時不知怎的,在禱告之後彷彿茅塞頓開,居然能夠輕鬆將每一首曲子彈奏出來!而在此之後,讀譜能力更是倍增,對任何的轉調、和絃型式都能立即了解,更在之後能夠為?多獨唱及獨奏的老師們伴奏,並持續地在教會司琴並以手鐘事奉。當時也開始加入音契的事奉,並且再度毛遂自薦參與抄合唱譜及各種樂器分譜的工作(當時沒有Finale軟體,作曲家新作品全部都是手抄分工),在這段期間讀譜的能力更是從鍵盤擴展到管弦樂總譜!而也在這段時間結識了甫自美返國的小提琴家江維中老師及管風琴家郭臨恩夫婦,郭老師當時告知我,預計在復活節當天以「手鐘獨奏」來獻樂,曲目是《聖城(The Holy City)》,請我為她鋼琴伴奏,而當時排練時,我才見識到「手鐘可以用來獨奏」,當下我又與上帝禱告,希望有機會學習,奇妙的事當然又再度發生!我在郭老師獨奏過後,大致了解了獨奏的模式就自行練習,而當時教會也購入了一套新手鐘讓我有更多練習的機會,期間參與了幾次為手鐘?門舉辦的音樂營,對於手鐘這項樂器更加深入了解,並且陸續有機會在教會、醫院、學校當中分享演出。

轉眼一晃,30 個年頭就過去了,回首過往,全是上帝的恩典!回憶過往,我的人生中,學習、工作乃至家庭經常出現不同的風暴,有時候面臨經濟上的問題,有時候面對工作不知所措,但是我感謝上帝,祂讓我在沮喪、痛苦、難過的時候,有一群好朋友、一堆好音樂相伴,讓我得到非常大的安慰,今天在場的來賓很多是我非常好的朋友和家人,尤其是眾多音樂家老師好友們(包括今天的鋼琴伴奏范姜老師),我們一起分享音樂、美食和生命中的美好,我相信他們都是上帝為我的生命中所預備的最好的禮物!而我更確信一件事,就是上帝會在你的生命當中成就美好,並且擁有平安喜樂,這些事是世界上沒有辦法用任何金錢財物可以獲得的,像我這樣普通不過又卑微的人,都能擁有,相信在您身上會獲得更多!


追溯音樂在舊約聖經的發展如下:希伯來人帶著未定型的音樂恩賜進入埃及,四百年來他們遵從遠古世界最嚴謹的文化組織。歷經繁榮與壓迫,為他們身處異鄉的民族團結下定義;到了出埃及的時候,他們已經是獨特的歌唱民族。

米利暗使用小手鼓帶領婦女詩班,以色列人唱歌跳舞獻給把他們從綑綁中拯救出來的榮耀得勝的主(出埃及記 15:1-21)。米利暗、底波拉(士師記5:7)、耶弗他的女兒(士師記11:34)以及婦女對年輕的英雄大衛喝采(撒母耳記上18:6-7),成為女性音樂家的典型。那時在撒母耳之下,說預言的團體叫做先知之子,從事法律與音樂。大衛從中學習音樂技巧,會幕中的音樂組織範例由此建立。

會幕中的音樂不論水準、精緻度與地位都非常崇高,與獻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實際上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有音調的獻祭形式。所以禮儀音樂被提升至與典禮儀式相同地位的等級。沒有獻祭,音樂就沒有存在的理由。利未人提供音樂在藝術上的最高可能性,放在「嚴格的紀律」與「持續練習」的系統之下,會幕中充滿了練習室。

利未人對男孩的訓練從兒童早期開始。為期5年密集的學習之後,30歲時被允許進入會幕詩班,因為聲音開始走下坡,直到50歲離開。至少12個詩班班員輪流排班提供會幕持續不斷有音樂。超過10個世紀以來利未人有系統的練習並狂熱地持續著。會眾供養利未人,讓他們不必憂慮經濟。當他們該領到的酬勞在神的殿重建之後被侵佔,他們就罷工各自奔回自己的田地(尼希米記13:10)。聖經學者Alfred Sendrey與Mildred Norton認為此舉是人類史上第一起勞資糾紛。

利未人有時候很窮,他們不一定都在30至50歲這段時間事奉,而是有各種不同階段,音樂與獻祭的關係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音樂的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包括「新歌」。當時已存在著名的音樂組織並蓬勃發展。巴哈在聖經上的註解非常有幫助,他視音樂組織為教會音樂的根基。巴哈在歷代志上25章旁寫道「這章是討上帝喜悅的教會音樂之真正基礎」。在歷代志下5:13則寫「心懷敬虔的音樂,上帝都施恩同在」。不管如何或幾時發生這些精準的細節,不論多麼簡單或多麼複雜,這些都在描述希伯來風格的禱告與讚美:「?是配得稱頌的上帝,因為?為我們做了......(哪些大事)」。描述上帝作為的歌是教會音樂內容的焦點,導致詩篇成為教會音樂的重要核心。

我們必須多了解音樂的內容。幾乎所有論及音樂的文字都必須處理音樂技巧與理論的細節。以下簡單介紹音樂的織體、素材、調性與作曲。

音樂的織體

「織體」指的是 texture --音樂裡橫向與縱向的元素。此處介紹三種基本音樂織體:1.單音音樂(monophony), 是單旋律的同聲齊唱 2.複音音樂(polyphony), 由兩個或更多獨立的旋律結合或彼此模仿 3.主音音樂 (Homophony) 指多聲部中有一聲部唱主旋律,其他聲部則用和絃的結構形式,例如傳統聖詩。這三種型態可以重疊。例如女聲與男聲齊唱,或兒童與男聲齊唱,實際上他們相差八度,不算單音音樂,但可以當作複音音樂的雛形。單音音樂可加以裝飾,例如把兩個同聲部的旋律在不同的地方改變音高或節奏,彼此互為裝飾。單音音樂與複音音樂可混合使用產生多種變化。

調性與素材

我們的耳朵已經傾向西方的主音音樂,適應了大調與小調的系統,包括民俗音樂、搖滾樂、西部鄉村音樂、古典音樂等,都可適用。把以上音樂簡化成每一種音階都能有和絃級數,每一種音階的每一級都可以奏出三和絃,我們的音樂都導向 I, IV, V 級的結構,從 I 級出發,最後回到 I 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導向「阻礙」了我們發展其他音樂的可能性。例如二十世紀的十二音列,又稱為無調性或序列音樂,大多數人覺得十二音列的音樂無法理解或感到反感,所以一般很少聽到。

遠古世界以及大部份的地方,除了西方世界這一千年來的一連串發展,並沒有採用主音音樂或調性系統。大部份的世界歷史採用的音樂素材是單音音樂,以致發展為異音音樂(安排不同的樂器同時演奏相同的聲部),以及原始的複音音樂。有單音音樂,才有異音音樂與複音音樂,後來發展七聲音階系統、五聲音階系統與微分音系統。另一條路線是用即興的裝飾音加在重複的音樂模式,不是我們認為的那種反覆後修改音樂主題的作法。

猶太音樂學家Abraham Idelsohn認為希伯來音樂採用微分音系統,把一個八度分為二十四等份,但他通常在音樂重複之前以七分法來解釋。另一位學者 Eric Werner畢生研究調性與句法在希伯來與基督教之間的關係。他的結論是:第一音出發的多利安調式(Dorian),第三音出發的弗利吉安調式(Phrygian) 與第五音出發的利第安調式(Lydian),是調式系統中最主要的三種。

唱詩的形態與數量系統即音樂的語言。基本上他們逐步連結動機,以不同的方式把它們編織起來。唱歌的人可在主題上即興,以致顯不出作曲家與演奏者之間的區分(意思是演奏者同時也再創作)。獨唱方式的領唱與會眾都作即興,也就是說會眾的領唱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一種是每個人同時間或幾乎同時間唱同音同節奏加以極小的即興,如同今天的基督教教會。極短的「阿們頌」就是這種形態。長一點的曲子,也是以同樣的方式但在不同的時間用他們自己的裝飾版本,如同今天的猶太教堂。重點與有趣的地方在於裝飾音。短音或顫音比長音更有特色。沒有固定的拍子,並且從曲子本身發展出自由的節奏。

讀到此處,如果音樂事奉者沒有音樂背景的話,可能感到有些吃力。請別放棄,積極學習、努力蒐集比這裡能提供的更多資料;需要的話,可找一位音樂老師協助你。在音樂的學習上,唯有把細節挑出來分析並加以組織,經過時間沈澱累積,才能夠得到觀點。

(取自 Te Deum— The Church and Music, Paul Westerrmeyer 著)



在音樂圈裡,作曲家建立名聲不是因為被別的作曲家稱讚;貶低別人的作品,使自己的作品看起來高人一等,是作曲家慣常的做法。但羅伯特·舒曼是這種作風之下的例外。

身為《新音樂雜誌》(Neue Zeitschrift Musik)的編輯,舒曼經常提攜後進,讓有才華的作曲家免於被人踩在腳底下。舒曼認為他最重要的職責是「提拔年輕的人才」。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他稱孟德爾頌「是十九世紀的莫札特,最才華洋溢的音樂家,最能看透這個時代的不一致性,並化解矛盾的人。」

對於 當時毫無名氣的舒伯特,舒曼寫道:「需要一整本書才能夠詳細地展示這位天才的作品。」

他認為得到布拉姆斯「被上帝指派以理想的方式表達當代最崇高的精神。」

舒曼特別稱讚蕭邦。蕭邦,一個遠離本國波蘭的年輕人,經常被忽視,被當作音樂局外人。然而,當舒曼在他的胳膊下夾著蕭邦的樂譜,走進一個音樂家會議時,他興奮地宣布:「紳士們,摘下你們的帽子,我發現一個天才!」舒曼想讓大家認識蕭邦的才華,他寫道:「因為蕭邦,波蘭在偉大的音樂議會獲得了一個席位和投票權。」

當然,現在我們時常看到這些作曲家的名字,但在舒曼的時代,這些他推薦和評論的作曲家都名不見經傳。他一而再、再而三賭上自己的名譽,大力公開讚揚這些年輕、未經考驗之作曲家的音樂,而不是通過貶低他人的聲譽來提升自己的音樂。他不拘束地讚美他同行們的努力。

評論別人是非常容易的事。但是評論需要智慧和謹慎,發掘他人的優點,並且公開稱讚。花一點時間想想:今天你認識的人當中有誰你能說他的好話?也許他並不出名,但是值得你推薦?

祈求上帝引導你想到某位特別的人,記得:「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覺甘甜,使骨得醫治。」(箴16:24)

禱告:天父上帝,我知道我曾因為別人的稱讚與推薦得到祝褔。我願意把這份祝福傳給別人,幫助我今天發現別人的優點與天份,當我看到時,幫助我大聲稱讚他。求你給我稱讚的詞句,讓需要的人能夠聽見。

~選自Spiritual Moments with the Great Composers by Patrick Kavanaugh


一日夜晚,惆悵的想著這幾年來的諸多風雨、經歷過的人情冷暖、不可思議的各種驚喜,不禁留下百感交集的淚水;這淚水是委屈、傷感、不解、哀慟與喜悅、感激、心動、富足的交織,洗滌心靈雜念,似乎想通了一些事。有時上帝透過一個重大事件,一次解決了幾個人分別做的錯誤決定,或是清除多年來的困擾,而其中的巧妙安排,唯有上帝能處理的如此完美。

想著2016年,音契成功的走過了3/5台中兩場“小丑們的秘密”音樂佈道會, 4/23燦爛輝煌的心靈樂篇28“浦契尼的榮耀之境”及4/9會前的音樂會講座,4/24精緻典雅的日本La Paix木管五重奏兩場佈道會,精彩動聽的9/19音契時代篇“微笑玫瑰”,9/30-10/9場場爆滿的日本Euodia室內樂團10場巡迴佈道會,11/13台南/高雄一日雙城演出超刺激的“啥?我的劇碼?”音樂佈道會,年末12/9-11台北四場的“啥?我的劇碼?”音樂佈道會,洋洋灑灑23場音樂會。上帝豐盛的賜予真是令人驚訝,其中錯綜複雜的關卡重重,雖然當下很頭大,但也都迎刃而解了;而逐漸擴展的事工,責任重大,準備迎接戰戰兢兢的2017。

有時看著朋友遇到婚姻上的難處,不知他們是否還記得當初婚姻誓言是怎麼宣示的?也有時在忙碌中,陷入暫時的困境,會想著為何上帝要如此磨練我們的心志?或許回想當時相愛的時空,重溫相見時會心跳加速的感覺;或是當初心懷壯志的想在事業上有一番作為的熱血。仔細的回憶,應該都可以找到上帝同行的腳蹤,可以細數上帝的恩典,心裡應該會頓時溫暖許多,找到支持自己繼續下去的力量。不管日子如何,只要我們給自己機會,人生還是可以找到盼望。也期待,我們都能成為親友身邊那位關鍵人物,聆聽與關懷,成為彼此的幫助。

「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來3:14






捐贈戶名: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郵局劃撥帳號:19577978
銀行帳號:140-50-199345
(第一商業銀行 圓山分行)
出版者/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音契合唱管絃樂團
發行人/殷長佑   總 編/音契行政中心
美編/建鴻印刷設計 電子報/音契行政中心

...............【
欲取消訂閱本報者請來信】...............